消费作为经济循环中的重要一环,对其他领域发挥着重要牵引带动作用。但受多种因素影响,今年以来,消费在总体稳健趋势下边际放缓。为释放居民消费潜力,提升消费热度,银行都推出哪些措施,效果又是如何?在消费线上化和消费贷款数字化的叠加效应下,银行业如何才能在竞争中破局?
今年以来,消费总体呈现稳步恢复态势,但进入3月份,由于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,消费特别是聚集性和接触性消费受到明显影响,消费恢复面临不少困难。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,全力扩大国内需求,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。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》对促进消费持续恢复作出全面部署。
近年来,银行业聚焦居民生活衣食住行等多个场景,多平台联动,综合施策释放居民消费潜力,提升消费热度。
信用卡业务凸显“疫情关怀”
“相较其他零售金融产品,信用卡具有受众范围广、使用频次高的特点,成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、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工具。”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陈大鹏表示。
作为与民生消费密切相关的信贷和支付产品,信用卡在扩大内需、促进消费等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。然而,自2020年以来,受疫情冲击,不少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的获客、交易、增收、资产质量等方面受到影响,信用卡不良率也出现了一定上升。
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,“面对这种情况,银行业可以通过降息提额、支付立减等促销性措施来提升客户用款积极性。”
为此,广发银行推出多项刺激消费的福利举措,2021年全年实现信用卡交易额2.42万亿元。年报显示,截至2021年末,广发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1.01亿张,较2021年初增长12.79%。
同时,为缓解居民因疫情导致的信贷还款压力,近日,已有农业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推出延期还款、征信异议修改等金融支持措施。
拓展线上消费服务市场
“一个App一天能够带来3480个客户,短短5天就有了80余万元的营收。”这是贵州盘州市小龙坎餐饮公司负责人万先生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。作为“建行生活”App六盘水地区的首批入驻商户,万先生真真切切享受到了“建行生活”拓客引流带来的红利。
为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内需、拉动消费的号召,建设银行顺应数字时代用户行为线上化、场景化趋势,依托金融科技手段和互联网平台模式,推出了一款面向大众百姓的生活服务App──“建行生活”。
据了解,“建行生活”不仅为用户提供了美食、商超、外卖、充值等一系列生活服务一站式体验,还为广大商户和消费者构建了全新的生活场景。建行深圳市分行首发的“建行生活”主题大巴路线,既打造了靓丽的“城市流动风景线”,还为沿途超千家合作商户带来了免费流量。
“近些年,居民消费线上化趋势不断提速,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进程。消费线上化与场景平台化相伴而来,银行机构普遍加大了与各类消费平台的合作,开展针对性优惠促销活动。”薛洪言表示。
平安银行2021年年报显示,通过打造开放银行小程序平台,标准化、自助化引入客户高频使用的外部生活场景,实现银行服务与“衣、食、住、行、娱”诸多场景闭环经营。
“同时,消费线上化使得区域银行也可触达全国性消费场景。区域银行的入局增大了市场供给,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,也顺应了线上消费个性化、长尾化的内在需求,较好地实现了消费业态升级与金融创新支持的共振。”薛洪言表示。
消费客群与场景两手抓
“在‘房住不炒’的导向下,居民负债从房贷向消费贷转移是大趋势,消费金融面临较好的中长期发展前景。”薛洪言认为。
“对银行业来说,在消费线上化和消费贷款数字化的叠加效应下,竞争有所加剧,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将逐步凸显。”薛洪言表示,未来,银行业要在竞争中破局,需要消费客群和消费场景两手抓,既要靠差异化的场景留住客户,还要靠优质客户吸引更多场景,从而形成相互强化的正反馈循环。
近日,易观分析发布的《2021中国新消费创新趋势发展分析》显示,“以90后为核心,95后逐渐成为主流”的年轻人已经成为新主流人群,在新消费时代的贡献度不断增加,现已超越了其他人群达到最高。
顺应“得年轻者得天下”的消费趋势,广发信用卡以客户价值为枢纽,深化客群年轻化战略部署,围绕年轻白领客群出行、餐饮、线上购物等日常消费场景,推出返现优惠的多利卡和国潮文化的文创卡,积极构建与年轻客群沟通的桥梁。
为积极拓宽金融消费场景,中信银行联合华为推出“手机里的信用卡”——中信银行HuaweiCard,构建以生活场景、数字支付为核心的生态圈。目前,中信银行HuaweiCard已实现在智能手机、智能手表等多元终端的应用,累计申请量突破500万张。
“为满足优质借款人对更低利率、更高额度的需求,银行业需回归消费金融本源,持续强化风控能力,降低风险成本、获客成本和资金成本,用更优的产品体验创造差异化竞争壁垒。”薛洪言表示。